来源:中国网时间:2020-04-20阅读数:0
9月13日,第十届“中华慈善奖”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,万达集团丹寨包县扶贫项目获得“******影响力慈善项目奖”。“中华慈善奖”设立于2005年,是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最高政府奖,迄今举办10届,万达集团9次获奖,是获得“中华慈善奖”次数最多的企业。
万达打造旅游******扶贫新样本
贵州是中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,万达集团选择贵州丹寨开展企业包县扶贫,探索出一条企业旅游******扶贫新路。根据丹寨县情,结合自身优势,万达集团投入15亿元在丹寨实施三个扶贫项目,包括3亿元捐建万达职业技术学院,7亿元捐建丹寨万达旅游小镇,5亿元设立万达丹寨专项扶贫基金。万达丹寨包县扶贫三个项目长、中、短期相结合,教育、旅游产业、扶贫基金并举,以产业扶贫为主,实现******扶贫、******脱贫,是中国扶贫模式的重大创新,为企业参与扶贫树立典范和标杆,三个扶贫项目2016年2月正式实施,2017年7月全面投入营运。丹寨万达小镇开业一年,累计接待游客550******次,是2016年丹寨全县游客数量的600%;丹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24.3亿元,是2016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的443%;直接带动全县1.6******实现增收。
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,旅游扶贫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扶贫、是造血式扶贫、是广泛受益的扶贫、是物质和精神“双扶贫”、是富有尊严的扶贫、是促进和谐的扶贫、是促进国际交流的扶贫。旅游******扶贫离不开市场主体广泛而深入的参与,万达集团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,万达丹寨扶贫模式对我国扶贫事业具有明显的创新意义。2016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获得国家首届脱贫攻坚奖创新奖,2017年万达集团获“万企帮万村”******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奖。
助力慈善事业彰显万达精神
万达集团把“共创财富,公益社会”作为企业使命,把扶贫作为企业慈善的重要内容。万达集团享誉全国,这个从大连走出去的明星企业,多年来孜孜不倦的回馈着社会大众:1990年万达集团刚成立,捐款100万元建设了大连市西岗区教师幼儿园;1991年,万达集团捐款200万元,将原为水泥覆盖的大连市人民广场改造为绿化广场;1993年,万达集团捐款2000万元兴建了大连市西岗区体育馆;1994年开始,万达集团十几年累计捐助对口扶贫单位大连普兰店市安波镇太阳村400多万元,并通过帮助村里建立工程队、果树基地、温室大棚等措施引导村民脱贫致富,使该村的人均收入由扶持之初的不足千元提高到上万元;
2005年至今,万达集团通过大连市慈善总会(大连慈善基金会)在农民工援助、应急救援、扶贫济困、体育教育等方面捐赠达5.3亿元。
从大连乃至全国,万达集团在社会面临困难时总是率先挺身而出,在汶川地震、玉树地震、九寨沟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中都是捐款最多的企业;万达集团还将教育和扶贫作为企业慈善重点,在全国捐建上百所小学、中学及大学。30年来,万达集团奉献于社会慈善事业的现金累计超过60亿元,是中国民营企业中慈善捐赠额******的企业之一。
全力支持 全员参与 人人尽责
在万达集团,慈善已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和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,万达集团建立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体系,包括《慈善捐赠管理规定》、《扶贫、义工活动管理规定》等,员工慈善行为蔚然成风。万达集团每年年初都计划安排巨资用于慈善捐助,每年年底都要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情况进行总结。万达集团内部专门出台奖励善行义举的文件,员工的善行义举同样被视为成绩,与工作表现好、经营业绩好一样会得到集团的奖励提拔。万达所有员工都成为义工,每人每年至少做一次义工。万达各地公司每年举行访贫问苦活动,员工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,了解民生,洗涤心灵。在抗震救灾斗争中,万达集团员工奋勇争先,有的组成志愿者突击队前往一线参加救援;有的义务献血捐款;有的组织形式多样的为灾区募捐活动,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事迹,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,充分诠释了万达的慈善文化。
万达集团以义工组织,向所有员工吹响“集结号”,鼓励员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公益慈善事业,注重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、集体主义精神,号召全体员工学习先进典型,培育积极的企业慈善文化。万达集团各公司员工正是这样具有共同“利他”心怀的团队,潜移默化地汇合成相互推进的宏大力量,这也是万达集团总能以“高速动车”的特殊方式不断向前飞奔的关键。(张洪杰、苗慧)